时间: 2025-01-20 14:01:24 | 作者: 开云app下载网址
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以来,科沃斯、追觅、石头科技、云鲸智能,这几家合计占据了行业线%份额的头部企业,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烦恼。
科沃斯今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下滑了69.21%,只有603.88万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甚至扭赢为亏,亏损了2656.22万元。
11月初,其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离职,此前他搭建了追觅在中国区的营销体系,推动了追觅品牌从小米生态链企业转型为一家自主品牌;稍早一些,上半年追觅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、创新机器人研究院负责人喻超也离职了,他9月份创立的鹿明机器人11月获得了天使轮融资。
此外,新浪科技12月9日报道,有多名云鲸智能的离职人员透露,云鲸智能近期开启了大规模裁员,涉及开发、测试等部门,以组为单位,一些组别直接人员砍半,极端的组别裁员比例甚至达到65%。
不过后来云鲸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峻彬在朋友圈发文回应:“集团从1600人减肥增效到1400人,组织效率比之前高出了不少......”
至于石头科技,业绩下滑的同时,创始人兼董事长昌敬还因频繁套现、“不务正业”被很多投资者质疑。此前“套现9亿却劝投资者耐心一点”还登上了社会化媒体热搜榜单。
从行业销量增速来看,扫地机市场最难的时刻其实已逝去了。在中国市场,2022年扫地机器人的销量同比减少了24%、2023年又几乎与2022年持平。但今年已经在缓慢复苏,IDC最近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三季度国内市场扫地机器人出货量为132.1万台,同比增长了17%。
那么,在还“卖得动”的市场前提下,为什么扫地机器人企业反而集体“触焦”,并且纷纷急着探索新的成长曲线
今年三季度,科沃斯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4.06%,至32.50亿元。净利润下滑越来越明显,三季度科沃斯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下滑了69.21%,只有603.88万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甚至扭赢为亏,亏损了2656.22万元。
三季度石头科技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1.91%,至25.91亿元,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下滑了43.40%至3.51亿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,净利润下滑了45.25%,至3.25亿元。
再将视角转移到全球,今年前三个财季,iRobot的营收额为5.1亿美元,相比同年同期减少了12.56%,也依然是亏损的,净亏损达到了6841万美元。
经历过过去几年快速的“跑马圈地”后,行业告别了高速成长阶段,主要扫地机器人公司开始进入营收放缓周期,部分企业利润下滑成为常态。
奥维云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0-2023年,扫地机器人的行业均价分别为1687元、2424元、3175、3185元。再到今年,3月份以来,扫地机器人均价连续8个月实现了同比增长。11月,线元,线元。
这一趋势下,扫地机器人企业因产品均价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,被更大的成本投入压缩了。
科沃斯在第三季度报中也提到,毛利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,正是科沃斯及添可品牌多款新品启动预售,导致公司加大了市场费用投入力度。
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同样不低。今年前三季度,其销售费用分别为3.82亿元、8.85亿元、15.64亿元,占当季营收比重分别为20.75%、20.05%、22.31%。
原因在于,从过去几年行业的进化历程来看,赛道内的每一个玩家,几乎都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壁垒,依然处于靠新品持续拉动市场占有率增长的局面。
技术出身的创始人,大都具备借技术打造出颠覆性产品、改变乃至引领行业的野望,也从不掩盖市场野心。
2019年双十一,云鲸智能推出首款产品,依托“自己清洗拖布”这个创新功能,迅速在红海里站稳了脚跟。奥维云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0年时,云鲸智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10.5%,跻身线;
就在他们凭借着一款或几款产品、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吃到行业蛋糕的同一时期里,行业格局悄然被改写了:
科沃斯依然处在行业头名,但早已不复昔日荣光,它从早期几乎垄断的市场地位,到如今只能吃到近三成的市场占有率;
上述几家再加上小米,前五名的市场占有率集中度太高了,根据IDC的跟踪报道,今年第三季度,按出货量计,他们的市场份额合计在90%上下。
不过在那之后,扫地机器人很难在产品端有更大的技术创新了,某一些程度上更像是进入“小修小补”的阶段。
这并非厂商不努力,而是目前阶段,凭借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体验的空间,确实变小了。
光大证券此前在一份研报中就指出,全局规划导航技术(核心是传感器信息采集和SLAM算法,让扫地机器人长出“眼睛”),是扫地机产品出现以来最重要的技术升级,经过全局规划算法对导航能力的升级,扫地机之前的槽点基本得到了解决,产品体验已经突破了“好用”的临界点。
由此,扫地机器人赛道的竞争,加速从过往纯粹的产品价值竞争,演变为产品、价格、渠道、品牌等多重维度的综合竞争,内卷激烈程度日益加深。
体现在今年,则是厂商间的推新速度不断加快,并且持续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。一边保持市场热度,一边试图推动向上,争取更高的利润空间。
这背后实则是,在行业越来越进入到充分竞争的阶段后,扫地机器人企业建立壁垒的难度更大了。
今年1-3季度,科沃斯花在销售上的费用,甚至是花在研发上费用的4到5倍,石头科技花在销售上的费用,也是研发费用的2倍。
此外,产品层面的同质化,决定了它们很难建立起产品层面壁垒;营销层面,线上市场为主的渠道格局下,大家进行市场化营销投入的渠道就那么几个、方式就那么几种,也很难建立壁垒。
原因不难理解。尽管从渗透率来看,海外市场扫地机器人的渗透速度更快,但从产品力维度上,中国厂商已经走在了前列。
GfK调研报告数据显示,从发展的新趋势来看,当前中国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在除拉美市场外的多个主要市场市占率 (销额)已经过半。
这对应的是,家用智能清洁市场也涌现出了新变化,比如洗地机近两年成了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一个细分品类。
这一态势下,扫地机赛道头部阵营的玩家们,纷纷入局了洗地机及其他细分品类市场。
比如石头科技2020年进入了手持无线年进入了洗地机市场、再到2023年又进入了洗衣机市场,当年年初发布了首款洗烘一体机产品H1。
另一条路径,则是跨界,进入到全新的市场。比如石头科技和追觅已经尝试造车了。
今年10月,有新闻媒体报道称,追觅正组建200人左右的造车团队,计划推出一款增程式汽车,目前处在demo阶段,未来或将出口到欧洲。
但目前阶段,极石汽车的销量表现并不算理想。其在今天宣布,12月公司共交付了1268台,这还创下了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此前,极石汽车的月均销量大约停留在几百台水平。
总结来看,当扫地机器人市场的潜在成长空间、利润空间受到挑战,赛道内头部的玩家们,都开始想方设法替公司寻找新的出路,我们也能预见,接下来,无论是全球化还是更多多元业务的布局,这都将成为行业常态。
不过长远来看,摆在他们面前的长期挑战也更多了:不仅要想办法让别的业务尽早开花,也要守住主业。
后来昌敬回应称,“现在是石头的战略转型期,希望投资者能给石头科技更多耐心”。
另一方面,虽然希望投资者能对公司抱有耐心,但昌敬此前已经多次减持持有的股份套现。
昨天(12月30日),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。公司控制股权的人、实控人昌敬自愿承诺,自2014年12月30日起,6个月内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、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。在上述承诺期间内,如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、派送股票红利、配股等产生新增股份,亦遵守该不坚持承诺。
不难发现,于扫地机器人企业而言,探索扫地机器人之外的别的业务有一定的必要性,但如何平衡好主业与别的业务,也很重要。